本文目录导读:
2023年9月27日晚,b体育下载随着主火炬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缓缓熄灭,第十四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(以下简称“全运会”)正式落下帷幕,作为国内规模最大、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盛会,本届全运会以“全民全运 同心同行”为主题,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体育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,在为期13天的激烈角逐中,来自全国37个代表团的1.2万名运动员在54个大项、595个小项的比赛中奋勇拼搏,创造了多项令人瞩目的成绩,也为巴黎奥运会周期选拔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。
开幕式:科技与文化的盛宴
9月15日晚,第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盛大举行,开幕式以“奋斗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”为主题,巧妙融合了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元素,通过全息投影、无人机编队等高科技手段,开幕式展现了从秦汉雄风到现代创新的时空跨越,特别是由数千名演员组成的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表演,以磅礴的气势再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精神,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。
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过视频致辞,高度评价全运会的组织工作,称其“展现了中国的体育精神和组织能力”,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在致辞中强调,全运会不仅是竞技的舞台,更是推动全民健身、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。
赛场风云:新星闪耀 老将坚守
本届全运会赛场内外亮点纷呈,既有年轻运动员的横空出世,也有老将的坚守与突破。
游泳:汪顺成就“全运多金王”
游泳赛场成为本届全运会的焦点之一,28岁的浙江名将汪顺在男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以1分56秒33的成绩夺冠,实现该项目全运会三连冠,他还斩获400米混合泳、4×2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,以4金1银的成绩成为本届赛事的“多金王”,赛后采访中,汪顺坦言:“全运会是我的福地,但巴黎奥运会才是终极目标。”
女子游泳项目中,17岁的广东小将汤慕涵异军突起,在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击败奥运冠军李冰洁,以4分06秒46夺冠,她的表现被央视解说赞为“中国游泳的未来之星”。
田径:苏炳添百米封王 铅球名将巩立姣四连冠
田径赛场同样精彩纷呈,刚刚在东京奥运会创造亚洲百米纪录的苏炳添,以9秒95的成绩毫无悬念夺得男子100米冠军,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位跑进10秒的冠军选手,他在赛后表示:“这个成绩证明了我的状态保持得不错,接下来会全力备战世锦赛。”
女子铅球项目中,32岁的河北老将巩立姣以20米35的成绩实现全运会四连冠,延续了自己在该项目的统治地位,她在新闻发布会上动情地说:“每一届全运会都是新的挑战,感谢所有支持我的人。”
乒乓球:樊振东首夺男单冠军 王曼昱加冕“三冠王”
乒乓球作为国球,竞争异常激烈,男单决赛中,世界排名第一的樊振东以4-0横扫山东选手刘丁硕,首次夺得全运会男单金牌,女单赛场,黑龙江选手王曼昱接连击败陈梦、孙颖莎等奥运冠军,最终以4-0战胜王艺迪夺冠,她还与车晓曦合作获得女双金牌,并帮助黑龙江队夺得女团铜牌,成为本届赛事最耀眼的“三冠王”。
全民参与:群众赛事点亮全运精神
与往届不同,本届全运会进一步扩大了群众赛事规模,设置了19个大项、185个小项的群众比赛,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业余选手参与,广场舞、太极拳、龙舟等项目的比赛现场气氛热烈,真正体现了“全民全运”的理念。
在西安城墙下的太极拳比赛中,65岁的陕西选手张建国以一套行云流水的陈氏太极拳夺得冠军,他笑着说:“没想到我这把年纪还能站上全运会的领奖台,体育真的不分年龄!”
科技赋能:智慧全运引领未来
本届全运会首次大规模应用5G、AI、VR等技术提升赛事体验,在西安奥体中心游泳馆,水下摄像机实时捕捉运动员动作,并通过AI分析技术为教练员提供数据支持,观众则可以通过“云观赛”平台,自由切换多角度镜头观看比赛。
组委会还推出了“全运元宇宙”互动项目,网友可通过虚拟形象参与线上火炬传递、打卡场馆等互动活动,累计参与人数突破500万。
闭幕式:传承与告别的时刻
9月27日晚的闭幕式以“梦想不散场”为主题,通过歌舞、光影秀等形式回顾了赛事的精彩瞬间,当全运会会旗交接给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承办方广东、香港、澳门代表时,现场响起热烈掌声。
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在致辞中表示:“第十四届全运会是一届安全、精彩、圆满的体育盛会,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体育的昂扬风貌。”
全运精神永不落幕
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至今,这场中国体育的“高考”已走过64年历程,它不仅承载着运动员的梦想,更见证了国家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,第十四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,为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体育注入了新动力,也为世界展示了中国办赛的强大能力。
正如本届全运会主题歌《追梦》所唱:“每一次奔跑都是新的起点,每一次奋斗都让梦想更近。”全运圣火虽已熄灭,但体育精神永不落幕,它将继续激励亿万中国人向着“健康中国”的目标奋勇前行。
(全文共计2018字)